书香阁 > 都市言情 > 花开美利坚 > 第1088章 想法

第1088章 想法(1 / 1)

霍尔克看着眼前的飞行器,心满意足的笑了。

中国方面已经点头了,霍尔克这边的准备也早就开始了。

马上就能够建厂了。

不过在此之前,霍尔克倒是已经有了产品……《星球大战》中最牛叉的道具除了况,将你的脑电波的频率什么的,都研究一下,这样,我们到时候就能够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达到操作的要求了……”

这可不是玩rpg,一个键盘就能够游走天下,凯瑟琳需要的是完美、完全的控制,而且还需要身临其境。所以这肯定会非常的复杂。

“唔……我的大脑有什么好研究的?”

上次就已经看过了,凯瑟琳的大脑没有啥与常人不同的地方。

“对了,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要如何将你的大脑发出的信号从你的身体转移到傀儡人的身上……”

珍妮为了避免凯瑟琳不相信,于是将一个头盔放在凯瑟琳的头上,然后指着前面的一个摇杆:“你可以尝试控制这个。”

“……?”

凯瑟琳不明白。

但是,随着凯瑟琳的想法,她发现那个摇杆竟然真动了!

“这……?!”

脑控?!

“这是脑机接口给我的灵感。”

珍妮这样说着。

(还好,你没有把脑机接口理解为脑后插管……)凯瑟琳在心中默默的吐槽了一句。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生物电信号。而计算机根据这些信号,就能将其变成指令,并将相应的指令发送给电子线控系统。”

珍妮这样解释着。

“我把这套系统命名为‘人类操控着’,你觉得呢,凯特?”

“名字很拉风,不过只有这样么?”

凯瑟琳倒是想要看到更妙的成果。

珍妮耸肩:“虽然我们有办法获取生物电信号,但是凯特你要知道,翻译这些信号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用超级计算机,要不然的话,现在的计算机的芯片根本无法处理如此复杂思维。”

听起来很科幻,但其实并不是如此,因为就在21世纪,人类就已经有了脑控驾驶系统——当然,只是没有应用而已。

“而且,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有不一样的地方,特别是我们发现男人、女人之间的差异很大,一个命令可能造成的结果也有很多种。此外,对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来说,也有不一样的结果……”

所以要专门给凯瑟琳定制。

凯瑟琳点点头,算是明白了。

“说起来,你们这个研究进展到了什么地步?”

凯瑟琳又问着。

“我们基本能够控制一些了……嗯,正好,我让瑞贝卡过来试试看!”

珍妮有叫出了瑞贝卡。

凯瑟琳看了看,还好,瑞贝卡没有被脑后插管。

“别看了,凯特,我可没有给人体进行改造的计划,给人体进行改造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暂时还没有那个打算。”

珍妮这样说着。

“哦,那就好。”

虽然瑞贝卡多灾多难,虽然人家以前是间谍,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瑞贝卡也已经和凯瑟琳他们认识那么久了,瑞贝卡已经完全没有了曾经的那种意识了。

所以这个时候,凯瑟琳还是觉得有瑞贝卡挺好的……呃,实际上,这就好像是凯瑟琳希望自己的大喵不被别人干掉是一样的感觉。

“一个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可是很贵的呢,这可是我们专门定制的好东西……”

珍妮让瑞贝卡躺在了fri上面。

“fri可以实时检测瑞贝卡的脑部活动,然后将他的想法传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将这些想法用软件翻译成数字指令,指令传给这个——”珍妮指了指放在一旁的黑色的手臂,这只手臂和人的手臂几乎没有区别,只不过这玩意儿的“皮肤是黑色的,下面还有很多金属线接出来,所以一眼就能看上去是人造的。

“这样,就能够控制机器手臂进行运动了……瑞贝卡!”

珍妮叫了一句,而瑞贝卡这个时候就点了点头。

然后,手指就动了!

真能够控制!

凯瑟琳!

事情又提前了!

“喜欢百事可乐口味的人更多,但为什么选择可口可乐的人还是多过选择百事的人呢?”

“在知道这案件的时候,我在前几个月联合一些医院,做了一个这样的调研。”

“我就说一下什么是双盲研究吧,我们在一个随机双盲研究中,药物治疗的安慰剂控制实验,参加者中有些接受真实治疗,其他一些接受安慰剂治疗,即“pcebo”,在结果出来之前,研究者和参加者都不知道谁在接受真治,谁在接受假治,即他们都是‘盲的’。谁被安排接受真治,谁被安排接受假治,完全是随机的,甚至是以抛硬币的方式来确定的……”

“假治效果是那些通过暗示作用导致症状缓解的过程。在最初的一个月的研究中,在区别假治效果中曾经犯过严重错误——那些医生们都混淆了。因为双方的效果几乎相似!”

假治效果,翻译之后也可以称之为安慰剂效应。

“我猜测,实际上,医生和病人都被这种假治愚弄了。比如说,外科医生通常认为,关节镜手术对于关节炎的治疗来说实际上是有效的,并且每年都进行成百上千这样的手术。然后,双盲研究居然得出这样的结果:假外科手术与真外科手术产生的‘治疗效果’完全相同!”

珍妮脸上有些嘲讽:“在我们的实验中,接受假治的病人居然对治疗效果是如此的满意,以至于他们纷纷建议其他患者也来接受这种治疗!要知道,真做了手术的反而恢复不好呢!”

太奇怪了。

“这就好像是放血疗法。”

珍妮又说道:“在人们普遍认为放血是有效的中世纪,这种疗法非常的管用。为什么?因为这种放血治疗的方法有着足够的权威性,这就是一种安慰剂效应。而在现在,人们普遍都不信任这种安慰剂了,所以这种安慰剂就失去了效应。”

这神马情况?

凯瑟琳风中凌乱了。

“这项研究花了我们一千多万,总算是没有白费,凯特,相信你听了我说的之后,应该会更有概念。”

“我们在另一家医院的289例腰背疼痛病人的双盲研究中,进行脊椎指压疗法是十分有效的,但却不如介绍病人阅读一本关于腰背疼痛的教育手册。在我们的实验中,受控实验中的67臀部疼痛病人,通过采用针灸治疗可以产生效果。但是,这个产生治疗效果的比率,并不比对照组随便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扎针产生治疗效果的比率高……”

针灸这几年在美国挺流行的,没想到依然被珍妮拿来开涮。

“包括抗生素一类的药品,我们都做过差不过的实验,结果效果却显示差不多,至少假治疗效的确让患者产生了真实的获益。尽管根本就没有任何疗效,假治也会创造出确有疗效的许许多多幻觉出来……”

“即使假治实际上没有对症状产生任何改变,人们也会通过重新解释他们的症状,或者说这些症状经历起来没有那么严重了。比如说,如果我给你一片药吃,我说它会使你咳嗽不那么严重,你吃药后就会感觉到,的确咳嗽没有那么严重了,即使你咳嗽的频率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你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换句话说,你会以某种方式重新解释你所经历的症状,以体察它们‘的确是好了一些’。”

珍妮想了想,说道:“这种情况,应该称呼为观察偏见比较好。”

“观察偏见最能感动的是医生而不是病人。如果医生认为他正在给病人开一些“有效药”,当他们回访病人时,他们会观察到某些改进效果,哪怕是毫无效果,也能看出效果来。比较经典的例子是,一个新的治疗组合抗击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性与假治之间的比较。这是一种双盲研究,于是,负责结果评价的医生们被保持在对谁接受了真治谁接受了假治的无知状态,即他们处在“盲”状态。然而,某些实验者却耍了一些小动作,他们故意让一些医生知道谁在接受治疗,使他们处在“非盲”状态。结果有点令人吃惊。处在“非盲”状态的医生比处在公正的“盲”状态的医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观察”到治疗效果。而那些被观察到的“有效治疗”其实属于假治。换句话说,“非盲”医生因为他们看到了他们期望看到的结果,而产生了更多的“有效治疗”的幻觉。因为这种现象表明了某种“职业客观性”,所以我说它令人吃惊。这也蕴含着,当我们评价一个执行医生的治疗效果时,对比双盲研究结果来说,执行医生的判断具有更高的不可靠性。”

“选择偏见也是我们研究的发现,研究者在研究的时候,选择谁接受真实治疗,谁不接受真实治疗,也就是说,研究者很可能下意识地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看得出预期疗效的人进行新医疗方法的实验。由于一些不清楚的原因,这样选择做出的有效治疗评价结果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它会高出正常评价的7倍,甚至一个完全无效的治疗,也会被评价成一种明显有用的治疗。这就是为什么双盲研究必须采取随机方式进行的原因。”

“有许多疾病会作为一个“自然过程”自己好起来。因此,在这样的疾病初发的时候,仿佛给以任何方式的治疗都是有效的,并且医生所用的治疗方法也会经历一个处置幻觉,即在不加考虑的产生出治疗有效的感觉。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脖子痛和背痛:它们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好转,不管采取什么治疗,实际上任何一种治疗看上去都似乎是有效的。”

“基于这些因素,我有理由相信,这似乎应该与我们人体的某一部分基因有关,我怀疑这部分就和凯特你身上的一样……”

“实际上完全不一样……”

凯瑟琳吐槽。

她也知道安慰剂效应。

虽然很神奇,但是这种安慰剂效应的确是让人疑惑,但是这一点和凯瑟琳身上的基因根本就是两回事。

“为什么其他人不能发生呢?

她颇为期待…………二合一。

另外,咱本来就是要发展高科技咩!

超越现实的科技才有意思啊!否则凯特只是单纯掌控米利坚还有啥意思……呃,最好12点10再看,我后面1k字再改改,貌似灌水太多了,加点干货……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炽热 焚情 绝世天尊 我的猛兽动物 岂言不相思 叶辰 驯养 江山美人谋 都市极品神医叶辰夏若雪 重生之完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