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 / 1)

霍小‘玉’想明白了,一个男人知道自己出事而赶来相护,她实在找不出不信任他的理由。.最快更新访问:щщщ.79XS.сОΜ。

「不过男‘女’有异,我即使自诩聪明,但后宅还是很多事情猜想不到,若有什么难处可先跟我说。」

「我要带着母亲一起到云州。」

「这我早就想到了,若要让她住进李家,她一定不肯,我想在李家附近置间宅子,古寺巷的人都带去,习惯的人在,她比较放心,你若想见她,出‘门’就是了。」

「但,你嫡母会准吗?」

李益倒是被问住了,第一个想法是:为什么要跟卢氏讲?

后来仔细一想,卢老太爷救过爷爷的命,救命恩人的‘女’儿当了自己媳‘妇’,祖母自然十分能容,但母亲,周姨娘,田姨娘的娘家人明明就在邻县的卢家,却是不曾主动说过要回去,总是在特殊的大日子,才跟着卢氏一起回娘家。

后宅果然学问‘挺’大的,他在穿越‘迷’百年,学了不少东西,但进入这本书中也快二十年,后宅之间的学问至今却仍一窍不通。

「我想到一个主意。」霍小‘玉’对他招招手,让他附耳过来,低声说了一遍。

李益咦的一声,「这,我是可以,但……‘女’子最在意的不就是名分吗?」

所以他跟她求亲时,才说得很慎重,礼部掌司作媒,昭然寺住持主婚,明媒正娶,她会是嫡妻,李家的大‘奶’‘奶’。

「我想要名分,但更想要日子好过,我的身分若是当了正妻,只怕是吃不完的苦头,我不想为了一个虚名过得像下人般,早起伺候,婆婆训话多久都得听,每天小心翼翼就怕长辈不高兴,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能见。」

男人不爱了,正妻又怎么样,男人爱了,良室又怎么样。

后宅良室,是京城才有的特殊景象,几乎都是‘花’姐儿,**,‘女’商人之类,刚开始是因为身分太低,连‘侍’妾都当不上,所以勉强称为良室,意思是:从良内室,地位大概跟婢妾差不多,不算是那户人家的人。

可后来慢慢变了,变成有钱的‘花’姐儿,有钱的**,有钱的‘女’商人,她们有了喜欢的男人,但讨厌那些后宅规矩,自愿成「良室」,良室不算名分,所以一切规矩都对她们无用,正妻太太恨得牙痒痒也没办法,想拿银子掐?人家有的是银子,太太不给,照样过得好。

霍小‘玉’听过卢氏跟卢珊瑚的作风,又知道崔家对李益这‘女’婿志在必得,想想自己的出身经历,进了李家,不就是吃不完的苦头吗?不如当个自在良室,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若是她成了李大‘奶’‘奶’,卢氏教训,她只能低头听着,卢氏生气,她得马上跪下,可是若她是良室霍小‘玉’,卢氏教训,她可以走人,卢氏生气,也不关她的事情。

再者,她若成正妻,婆婆会‘逼’她纳了卢珊瑚,李老太太会‘逼’她纳了崔雅儿,但她不想做这种事情,她是良室,李老太太跟卢氏要压人,只能压自己孙子,李益能躲这些年,肯定还有别的办法,他是当事人,让他面对最恰当。

况且,当了李大‘奶’‘奶’除了会被李老太太,卢氏找麻烦之外,有儿子的周姨娘只怕也想绊绊她,李参的妻子也会想刺刺她。

「李大‘奶’‘奶’」这四个字不足以让她愿意去扛起这些,她是跟这男人住在一起,又不是在猛虎出没的深山,天天要小心翼翼,太累了。

过得好才重要。

名分虽然很好,但在真实生活面前,不值得一提。

吏部的派令下来了,李益被派为云州高仪府的正辅,明年九月赴任,算算大概有十个月的时间准备。

消息一出,众人惊讶,平民科士能拿到正辅之位已经难得,还拿下高仪府的——高仪府共五个县,位于两大河‘交’会之处,船运转运都十分发达,是大黎朝税收最多的地方,立县的高山老林极多,盛产上好木材,霞县‘露’县季县则多是平地,靠着河水支流疏通,一年三耕。

前有一说,李益与皇上都是昭然寺住持的俗家弟子,两人是师兄弟关系。

后有一闻,他的四篇策论有三篇入了皇上的眼,觉得是个人才,所以吩咐了吏部,这才把最好的空缺给了他。

无论何者为真,有件事情肯定是真的,李益是未来高仪府的正辅大人。

好消息自然早传到洛县李家,家中上上下下高兴得不得了,尤其这孩子来信说会回乡准备一起过年时,李家的长辈们达到了最喜悦的状态。

过年本就忙碌,五年不见的长子长孙要回来,更是热闹。

去年替他盖好的新院子总算可以用了,李老太太开恩,让左姨娘亲自‘操’办新院子的大小事物,吩咐自己的心腹嬷嬷跟着开了库房,要什么东西直接搬了即是。

至于卢氏,就负责「朋友」的院子。

李益说会带个朋友来,让家人也准备个院子,要有井有灶,不用丫头,几个粗使婆子就行,重要的是,别离他住的院子太远。

李家钱多人多,诸般事物都在短时间内准备就绪,就等着他回家团圆。

大寒过后的第二日,李益在一阵喧闹中进了家‘门’。

家里老老小小早在大厅等着,一听见外头一声声「大少爷回来啦」,全都忍不住往外头看去。

一辆青帐马车缓缓骏进大‘门’,停在前庭的青砖地,众人屏气凝神中,看到一个披着大氅的男人下来,身量十分高大——左姨娘一看,便哭出声,也不管合不合规矩,便直接跑了出去。

李益听见脚步声,转过头看到自己亲娘,拉起母亲的手,笑说:「娘,儿子回来了,肚子可饿了,快让人开饭上来。」

左姨娘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儿子五年不见,高了,脸也长开了,但还是跟以前一样,只要出‘门’回到良福院,一定会拉着她的手说着自己有多饿,要开饭云云。

「大,大少爷这可回来了……」

「这里就我们母子,没有外人,我是益儿,不是大少爷。」

左姨娘吸吸鼻子,道:「益,益儿,快点进来,你祖母跟爹都等着,你几个姊姊都出嫁了,家里倒是多了三‘奶’‘奶’,你没见过,在厅里等着见大伯呢。」

「娘,这是我在京城的朋友。」

左姨娘看着后头那穿着白‘色’兔‘毛’披风,帽子盖住半张脸的人,笑说:「进来再说吧,外头雪大。」

母子一边说话一边走向大厅,左姨娘关心的不外乎饭有没有好好吃,觉有没有好好睡,听说官场有朋友会比较容易,在京城也待了一年多,有没有‘交’上几个朋友,李益笑着一一回答。

进入室内,李益解下大氅让丫头拿着,后头那穿着兔‘毛’披风的朋友也跟着解下,瞬间,李家人都张大嘴巴——远远看样子还以为是身形较矮小的科考友人,却从没想过居然会是个年轻‘女’子,身段婀娜,牡丹容貌,这……

倒是左姨娘一下明白什么状况,笑咪咪的说:「大少爷也这么大了,都知道要个‘女’人照顾起居了。」

这下李家人才反应过来,对了,孩子今年十九,正常点的儿子都两三岁了,身边带个‘女’人,不是很正常嘛。

李益给家里长辈一一行礼,「‘玉’儿来,见过我家人,祖母,从小最疼我,发痘子时祖母两个月都睡在我榻子旁边,给我擦‘药’,给我喂饭,亲手给我炖各种汤‘药’,我今日身体健康,都亏得祖母当年不眠不休。」

李老太太一听,心就软了,真没白疼。

五年不见,一见就念着祖母对他有多好。

「家里分得早,我爹没兄弟分忧,为了让一家子安稳,爹每日来往家中与商铺,日日辛劳,我要换西席时,名师难请,爹一趟又一趟地拜访,终于说动老师见见我,虽说学问是老师所教,但老师却是爹辛苦替我请来家中的。」

李老爷一听,心也软了,脸上带着微微笑意。

这孩子聪明,西席觉得本事教完了,这便离开,他就得替儿子找新的西席,读书人与商人刚好是阶级的两端,好老师真不好请,每一位都是几十趟的拜访啊。

这孩子今日有了功名,却没忘记自己当年用心,好孩子。

「这是我的嫡母,爹事务忙碌,上有高堂,膝下又是儿‘女’众多,嫡母‘操’持家中事物,井井有条,辛苦非常,这是我生母左姨娘,这位是田姨娘,周姨娘,这是我弟弟李参,这位没见过,应该是今年过‘门’的弟媳‘妇’吧,然后是我最小的妹妹,梅娟。」

霍小‘玉’一一行礼,言行举止挑不出‘毛’病,但也没那种「婢妾拜见各位长辈」的感觉。

李益道:「这是我在京城的良室,叫霍小‘玉’。」

最新小说: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谍海偷天 八零好福妻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